- 相關(guān)推薦
騙子布下的高薪招聘陷阱!
【案例導讀】
; ; ; 為何多人上當受騙,落入4名騙子布下的高薪招聘陷阱?
【案例正文】
; ; ; 當前,天津市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社會(huì )上某些人急于招聘的心理,采取以高薪招聘為手段進(jìn)行詐騙活動(dòng)。近日,南開(kāi)區檢察院便受理了兩起這樣的詐騙案,涉案的4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。
自2001年底,犯罪嫌疑人蘇青松、王正林、劉立鵬等組成犯罪團伙,以四處張貼虛假招聘廣告為手段大肆進(jìn)行詐騙活動(dòng)。自2002年5月至7月間,上述3人為了騙取錢(qián)財,編造“誠聘私人伴游、男女公關(guān)、學(xué)歷不限、月薪萬(wàn)元”的虛假高薪招聘廣告,并在外地大量印刷,而后在市內六區四處張貼,以收取報名費、培訓費、服裝費、保險費為借口先后騙取被害人王某、張某等人錢(qián)財共計2萬(wàn)余元。2002年8月4日,公安機關(guān)將蘇等三人抓獲歸案。
另一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袁某,女,20歲,農民,本市靜?h人。2001年12月至今年6月,袁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私自刻印招工表、個(gè)人圖章,以天津愛(ài)普生有限公司招工需交報名費、服務(wù)費、培訓費等費用為名,騙取被害人李某、袁某等人現金1萬(wàn)余元,贓款揮霍。2002年6月23日袁被抓獲。
檢察機關(guān)總結了這兩起詐騙犯罪的特點(diǎn):在作案手法上,犯罪嫌疑人互相打托,并利用一些現代通信工具,迷惑被害人,騙取信任。如蘇等三人利用人們信任座機號碼的心理,詐騙作案時(shí),給被害人留下座機號碼,而后辦理呼叫轉移業(yè)務(wù),把座機號碼轉移到手機上,防止被抓。另外,被害人均是20歲至30歲的青年人,他們多不滿(mǎn)足于月薪300元左右的工作,幻想找到不累、收入又高的工作,結果上當受騙。
【騙子布下的高薪招聘陷阱!】相關(guān)文章:
高薪招聘陷阱08-02
高薪招聘陷阱07-28
高薪招聘,餡餅還是陷阱08-05
招聘陷阱(8):高薪引誘08-02
招聘陷阱:警惕“高薪誠聘”07-28
招聘陷阱(13):警惕“高薪誠聘”08-01
職業(yè):高薪招聘,是餡餅還是陷阱08-14
數十應聘者掉入高薪招聘陷阱08-17
高薪職位背后的陷阱08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