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相關(guān)推薦
內科主治醫師輔導: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因
1.胚胎異常
本癥確切病因尚不清楚,盡管大多在成人以后才出現癥狀,但在胎兒期即開(kāi)始形成,囊腫起源于腎小管,其液體性質(zhì)隨起源部位不同而不同。起源于近端小管,囊腫液內成分如Na+,K+,CI-,H+,肌酐,尿素等與血漿內相似;起源于遠端,則囊液內Na+,CI-濃度較低,而K+,H+,肌酐,尿素等濃度較高。
2.染色體異常
大多數患者的異;蛭挥16號染色體的短臂,稱(chēng)為ADPKD1基因,基因產(chǎn)物尚不清楚;少數患者的異;蛭挥4號染色體的短臂,稱(chēng)為ADPKD2基因,其編碼產(chǎn)物也不清楚。兩組在起病、高血壓出現以及進(jìn)入腎功能衰竭期的年齡有所不同。
臨床表現
晚期病例腎臟明顯腫大可捫及,容易診斷。尿液分析見(jiàn)輕度蛋白尿和不同程度的血尿,但紅細胞管型不常見(jiàn)。即使沒(méi)有細菌感染,膿尿癥可多見(jiàn)。由于囊腫破裂或結石移動(dòng)也可有發(fā)作性的肉眼血尿。靜脈尿路造影檢查具有特征性,表現為有多個(gè)囊腫,及由此引起的腎臟腫大,外形不規則,并且因囊腫壓迫腎盞、漏斗和腎盂,而使其拉長(cháng)呈蜘蛛狀。由于囊腫取代功能性組織,故在肝、腎的超聲檢查和CT掃描中可顯示典型的“蟲(chóng)蝕”狀。因此,在靜脈尿路造影未顯示典型改變之前,這些檢查可作為該病早期診斷的手段。
【內科主治醫師輔導: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因】相關(guān)文章:
內科主治醫師輔導: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治療08-27
內科主治醫師輔導: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并發(fā)疾病06-25
內科主治醫師輔導: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容易混淆的疾病10-15
內科主治醫師輔導:白血病的病因09-08
內科主治醫師輔導:甲狀腺炎病因05-09
內科主治醫師輔導:消化道出血的病因05-08
內科主治醫師輔導:急性胰腺炎病因08-13
內科主治醫師輔導:急性腎盂腎炎病因09-06